扫一扫二维码
了解更多信息

逐梦前行——记我“家”的小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04-16  

2012年,我有幸加入晋江气电公司这个大家庭,并亲历了她的蜕变——从一个荒凉的海边乱石滩起步,逐步发展成为金色海岸线上一个融合天然气、风力、太阳能发电的清洁能源基地,我是这个“家”崛起的见证者,也是这个“家”建设的参与者。接下来,我来分享我“家”的几个小故事。

创新与奉献

走进晋江气电公司集控中心,巨大的显示屏上显示着四台发电机组的实时参数,你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逐台机组仔细查看数据,并不时与运行人员沟通。他就是王丰,发电部经理。虽然已从一线员工逐步成长为主要部门负责人,但他每天的工作依然从他最初监盘的集控室开始,接着到现场进行巡检,哪怕在车间温度高达40度的夏季。多年来,他秉持初心,甘于奉献,才有了这份“雷打不动”的亲力亲为。“到生产现场更能直观了解每台机组的状况,会更放心。”王丰如是说。

晋江气电集控楼二楼,“王丰劳模创新工作室”中,也经常看到王丰的身影。自2018年获评泉州市劳动模范开始,他带领团队积极探索9FA燃机运维操作的精细化管理,成功申请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,并参与编写了行业运行导则。他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,实施了小真空泵改造、循泵电机冷却水和机组冷却水改造等项目,年节约运行成本近五百万元。“创新是我们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,”王丰说道,“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,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”

这样的人生才算活得值!

“活出坚定信念,勇敢追梦前行,不懈努力奋斗,甘愿无私奉献,这样的人生才真正算活得有价值!”,这是赖淦源的人生理念。

赖淦源2010毕业就加入了晋江气电公司,十余年来,他像块万能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——设备部、党群部、办公室、风电部等4个部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党务、团务、行政、生产管理经验。他思路灵活,总是有“新点子”,他率先开展的“导师带徒”“雏鹰关怀”等活动延续至今;他务实勤奋,把办公室琐碎的后勤保障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;现在他身为风电部经理,更是以身作则,深入一线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和员工工作状态,鼓励团队成员积极提出创新想法,不断优化工作流程,提高风电场的运维水平。

“赖经理为人真诚,工作效率高,要求严格,在他的指导牵引下,我们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”风电部运检人员谢海升说。

《风光气电,在这里》的背后

在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2024年“我与集团同心奋进共繁荣”短视频大赛中,一部名为《风光气电,在这里》的作品脱颖而出,获得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。这部作品的背后,有一位关键的女性角色——公司宣传岗王素环。

入司以来,她辗转了发电部、安监部、党群部三个部门,从一个工科“女汉子”华丽变身为公司宣传的“笔杆子”之一,她质朴的外表下有一颗充满激情、吃苦耐劳的心。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,对传统的“笔杆子”有了更新更多的要求,不仅要会写,更要会编、会拍、会排、会剪,她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,已经“十八般武艺,样样精通”。经常看到她背着沉重的单反相机穿梭在会议、活动以及生产现场,留下了一幅幅不可复制的宝贵影像资料。

犹记《风光气电,在这里》拍摄当天,天气炎热,王素环热情未减丝毫,她既是编剧,也是导演,还是场务,忙前忙后跟踪进程,协调各方,确认效果,等脚本上一条条NG”通过后,汗水早就湿透了她的衣衫。短视频里,她和她的女儿有一个意向镜头,牵手前行的身影与公司的清洁能源设施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面。

王丰、赖淦源、王素环,他们是晋江气电公司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份子,他们的身上浓缩了每一个晋江气电人的身影——一个个充满激情,怀揣梦想,正用青春和热血共同书写晋江气电美好未来的身影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晋江气电  许春福

上一篇:永安煤业公司召开四月份QHSE工作会暨集团春检工作部署会
下一篇:勇立抽蓄基建潮头 书写花蓄发展新篇 ——记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先进生产(工作)者陈金枫

Copyright © 2017-2024 煤炭协会(www.fjmtxh.com) 福建省煤炭工业协会  版权所有 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楼区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10楼西南角   电话:0591-87873392 传真:0591-87806470  闽ICP备17019884号-1

 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16号

技术支持:海峡四度